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图片
书香润德践行教育家精神,寻访红馆明志传承薪火——上师大附属二实验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
发布日期:2025-05-04 08:23:38   发布人:   点击率: 6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为践行教育家精神,上师大附属二实验教工团青年教师以“人民教育家”于漪为榜样,立志涵养高尚师德,锤炼扎实学识,传承师道初心,开展了“书香润德,践行教育家精神”阅读活动;校入团积极分子们则在五一假期走访了各个红色场馆,汲取奋进力量。

 

一、青年教师学习感悟

章斯奕:

于漪老师是教育界的精神丰碑,她以“教文育人”为理念,用课堂传递家国情怀与人文精神。其“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教育热忱,激励我在教学中既要锤炼专业本领,更要以爱心、耐心浸润学生心灵。她用一生诠释的教育家精神,让我深知,唯有将立德树人融入日常点滴,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程佳琪:

于漪老师在《岁月如歌》中写道:“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越了亲子之爱、友人之爱,因为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 这深刻诠释了教师的育人使命。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引路人。在课堂上,需以真挚的师爱浸润学生心灵,用生动案例与深刻剖析,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价值观,以爱为纽带,将责任意识与家国情怀深植学生心间。助力他们成长为心怀大爱、勇担使命的时代新人。

黄溢:

阅读了于漪老师书写的《教育魅力》后,在其中频频发现需仔细思考的内容。于漪老师提道:“人可以从生活的变化中得到感悟。”给读者打开一扇注视生命的窗口。生活中的点滴都具有启示意义。在探索世界时拥有热爱观察、注视生命的眼睛,我们可以亲近学生的心。作为教师,我们将学生的成长看在眼里,也将完善自己作为终身目标,看到自己的变化,并思索发展道路。从这些点滴变化中,感悟生命与发展的力量。

陈涵: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老师之言如明灯照亮教育征途。这不仅是职业坚守,更是终身自我超越的誓言。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需以人格魅力、德才兼备引领学生成长。此语鞭策我虚怀若谷、博采众长,在反思中精进教学,以“目中有人”之心深耕课堂,让教育成为点亮学生心灵的永恒事业。

金绮轩:

于漪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她深知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她总是努力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

我被于漪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位有着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的人。她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感染着周围的人。她的这种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

邵佳悦:

于漪老师在《点亮生命灯火》中提到:“教师的神圣职责是点亮生命灯火,学生的以及自己的。” 这句话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教育的本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渴求知识的孩童,更是一个个等待被唤醒、被点燃的鲜活生命。我们教英语,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是在培养他们用另一种视角看世界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未知的探索欲,让他们眼中的好奇与向往永不熄灭。

而点亮学生生命灯火的过程,同样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旅程。为了给学生更好的引导,我们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身也在不断突破、蜕变。当看到学生因我们的教导而有所收获,我们内心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便是自我生命灯火被点亮的证明。教育是双向的奔赴,我们与学生在相互照亮中共同成长,让教育之路始终闪耀温暖而明亮的光芒。

汪丹丹: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句名言浓缩了于漪对教育事业的终身热爱与谦逊追求。她以“学做教师”的姿态,强调教育者需在反思与实践中不断精进,将教学视为生命价值的延伸。这种理念不仅是对教师职业的深刻诠释,更是一种精神觉醒——教育不是机械重复,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于漪用行动证明,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唯有保持学习与自省,才能以人格力量点燃学生的理想之光,扛起“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未来”的使命。

戴明煜:

于漪老师在《点亮生命灯火》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教师的神圣职责是点亮生命灯火,学生的以及自己的。”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教师的双重使命,不仅要照亮学生的心灵,也要不断照亮自己,体现了教育的双向成长和深远意义。在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认识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生德育和人生引导的重要契机。学生通过自己制定假期的时间计划表,能认识到对时间进行合理规划的重要性,也能感知到时间流逝之快。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学会了认识时间,还懂得了时间的宝贵,培养了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自律意识。同时,我也在不断照亮自己。每一次备课,我都会思考如何将德育融入数学教学;每一次与学生互动,我都会反思如何更好地引导他们。这种双向成长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不仅要点亮学生的知识之灯,更要引导他们走向自律、珍惜时间的人生之路。

 

二、学生寻访红色场馆感悟

林志怡:

踏入中共一大会址,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于方寸旧址间,触摸百年前滚烫初心。这里,是理想启航的港湾,是信仰燃烧的起点。党领人民走过峥嵘,今逢盛世,吾辈当怀赤诚,循先辈足迹,以青春热血,续写新时代华章。

万沐瑶:

在一大会址这个庄严的地方,13位代表的热血誓言犹在耳畔,小小红船已领航巍巍巨轮。泛黄的《共产党宣言》与今日繁华都市光影交织,深刻体悟到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壮阔征程。作为新时代青年,必将赓续红色血脉,以“强国有我”的担当,在复兴路上砥砺前行。

王轶晧: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内心深受震撼。这间朴素的石库门民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时刻。当年十几位代表在此点燃革命火种,开启了改天换地的征程。站在复原的会议室前,仿佛看到先驱们为民族复兴而慷慨陈词的身影。他们平均年龄不过28岁,却以坚定的信仰担起救国重任。今天的我们更应铭记这段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砥砺前行,不负初心使命。

陈奕嘉:

在参观中国海军博物馆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四史”蕴含的磅礴力量。从近代屈辱到新中国海军白手起家,再到如今航母编队纵横深蓝,每一件展品都见证着党的领导下中国海军的奋斗征程。新时代,海军实力飞跃发展,彰显国家崛起。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定以史为鉴,传承精神,为强国强军贡献力量。

倪佳奕:

我走进顾正红纪念馆,一幅幅历史影像将工人运动的壮烈场景重现在我的眼前。顾正红烈士用生命点燃了五卅运动的火种,让我深刻体会到早期共产党员为民族解放的奋斗与努力。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前行,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担当。

汤戴屹:

“五四”运动106周年之际,我来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参观学习。展馆内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的信仰与担当。战士们用过的草鞋和发黄的日记本向我诉说着英雄们的艰难生活。激励着我像革命先辈那样勇敢坚强,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知识,长大后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贡献力量!

李若熙:

追寻“四史”足迹,我深受震撼。先烈们用鲜血铸就了今日的和平繁荣,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深刻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前行。

三、结语

五四精神薪火传,青春激扬正当时。老师们在书香中沉淀育人智慧,学子们在红色热土上汲取信仰力量。教育之树扎根历史沃土,成长之翼搏击时代长空。愿每一位教育者以书为舟,载梦远航;愿每一位青年以史为镜,勇立潮头。让我们携手奋进新征程,在传承与创新中续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华章!五四精神不老,青春之歌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