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桃李褪粉,新叶成荫,恰似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育人如育苗,既需遵循生命拔节的规律,更要尊重个性舒展的姿态。班主任们当以园丁之智,在共性培育中融入个性守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道德生长的黄金期,汲取到最适合的精神养分。2025年4月7日上午,上师大附属二实验“育人有方,学做时代大先生——班主任育人方略”主题研修活动第十期如期举行。秦超老师和岳晓云老师作为主讲人,向老师们分享了他们的教育理念。
秦超老师,两年班主任经历,践行"细节育人,示范引领"理念。专注行为规范与习惯养成,致力培养"重细节、勇担当、有胸怀"的新时代少年。未来将坚守初心,以师者匠心铸魂育人。
秦老师提出细节管理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班主任以身为范,每日关注教室卫生死角、及时纠正课间追逐行为、定期反馈物品摆放规范,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实则是塑造集体氛围的关键。在班级管理中,仅靠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难以全面覆盖,因此构建严格的小组分类管理体系。每个小组配备一名小组长和一名中队长,形成"双岗协作"模式。小组长承担卫生管理与作业收集的核心职责,值日完成后,中队长会对卫生质量进行复查,双重保障班级环境的整洁有序。对于组内的学困生,中队长建立起了个性化帮扶机制。这种"双轨并行"的小组管理模式,既减轻了教师的管理负担,又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真正实现了班级的良性循环。班主任的沟通触角必须延伸至家庭深处。日常保持高频次沟通,既能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更能凝聚教育合力,让家长成为班级管理的坚实后盾。家校沟通不是单向输出,而是教育合力的编织。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做主动破冰者,用真诚搭建理解的桥梁,让教育温暖抵达每个家庭。
岳晓云老师,担任班主任3年,秉持“尊重平等、以情育人、启智润心、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用真诚倾听架起师生桥梁,用智慧点燃学子求知热情,在关注个体发展的同时注重培育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以温暖与智慧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岳老师在提升班级学习氛围方面,重点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目标激励制度;二是开设学习策略培训,帮助学生掌握高效学习方法;三是实施"学习合伙人"结对帮扶,促进同学互帮互助;四是定期组织优秀学生经验分享会,激发内驱力,营造了良性竞争氛围。针对问题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方法,首先是分层管理,任命班级班级特殊学生为"班级监督员",负责记录违纪行为,帮他缓和班级同学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也让他跟老师之间进行较为和谐的沟通。对于问题学生,每周至少抽一点时间进行谈心,重点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建立信任关系,用肯定来促使他们重建自尊,唤醒他们内在的成长自觉。班干部协作是助力。通过任务认领和合理分配,让班干部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以组织班干部进行每月述职和反思,精准分析班级问题,请同学匿名反馈收集意见等,形成"实践-反馈-改进"的良性循环。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偶尔添加一些班级仪式感,肯定他们的努力,增强班级荣誉感。
暮春的暖阳透过窗棂,班主任们碰撞出的教育智慧如春泉般清冽。那些源自真实带班经验的妙招,经过思维火花的淬炼,正化作最实用的育人指南。接下来,老师们将把这些收获融入日常点滴:用春风化雨的耐心解答孩子的困惑,以润物无声的细心捕捉成长的微光。当这份春日的积淀化作夏日的能量,我们定能看见教室里的小树苗们破土抽枝,在班主任的守护下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