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师大附属二实验正式启动 “行走的课堂:百人科学探索营”系列夏令营活动。本次活动整合了各类场馆与社会科研机构,推出了化学工程营、真如测绘营、苏河生态营以及AI探索营共4大科学营地。活动主题涵盖了生态保护、材料工程、地域历史、人工智能技术等学科背景与前沿科技成果,极大丰富了学生们的假期生活,提升了进行科学实践的兴趣。
化学工程营
化学工程营前往上海化工研究院进行参观。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工作人员向同学们介绍了多种聚乙烯制品,其中防切割手套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在试戴产品后,工作人员结合科普视频讲解了手套的防切割原理及使用场景,同学们纷纷感叹工业技术的先进性。随后,研究人员还向同学们展示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军工行业的运用,看似柔软的聚乙烯竟能制作成坚不可破的防弹衣。在观摩防弹测试后,同学们亲眼见证了防弹衣抵抗高速子弹的冲击力的实战效果,真切感受到利用化工制品特性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最后,同学们还参观了环境安全实验室。在研究人员的讲解下,了解了不同模式生物如斑马鱼、绿藻在检测环境毒性方面的用途,在观摩化工人员工作日常的同时,对该职业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真如测绘营
真如测绘营的同学们在收集上海至长沙沿线的高程数据、卫星影像和地质资料后,结合地理知识绘制了一幅展现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江南丘陵过渡带的地形地貌图。从黄浦江畔的冲积平原,到湘江两岸的红色盆地,同学们将通过等高线的起伏读懂大地的语言,通过地质图的色彩感知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变迁。
苏河生态营
苏河生态营依托半马苏河公园及周边城市绿岛资源,鼓励学生在沿河步行的同时观察与拍摄生态vlog,观察城市常见鸟类、昆虫的活动状态与植被覆盖情况,体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同事们在观察到夜鹭时显得十分兴奋。在查阅资料后得知:夜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于栖息地的要求较为严苛,因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导致种群规模一再缩减,目前是我国大力保护的珍稀物种。而夜鹭出现在苏河沿岸,证明河流沿途的生态正在逐步改善,为恢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做出了卓越贡献。
AI探索营
AI探索营指导教师借助即梦、豆包等新兴AI软件,将艺术与信息技术结合,指导学生与AI进行精准对话。同学们通过进行准确的文本描述与设置合理的参数,生成充满想象力的科幻画作。在创作过程中,同学们借助AI将灵感具象化,感受AI赋予创作的便捷性,并结合实践体验以辩证思维看待AI绘画的利弊。
在二实验教师团队的共同策划与参与下,本次“行走的课堂——百人科学探索营”夏令营系列活动圆满结束,学生们以vlog、图文等形式记录所见所闻,畅言所思所想。未来二实验仍将推出更多研学活动,打造科学教育品牌,加强综合素质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