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图片
七年级“带着问题去旅行12”研学旅行系列报道(四)
发布日期:2025-06-26 11:31:04   发布人:   点击率:

稻浪映星途   薪火永相传

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大地上的时候,我们踏入了隆平水稻博物馆,开始了一段穿越时空的稻米之旅,探索着水稻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第一站:稻香万年

“历史厅——稻米香万年”,同学们的目光穿越千年。从河姆渡的炭化稻谷,到《天工开物》的精妙记载,一条清晰的“稻耕时间轴”在手中徐徐展开。指尖抚过古老的农具模型,少年们惊叹于祖先的智慧,更深刻理解了“一粒米”背后厚重的华夏农耕文明根基。

第二站:科技变奏

步入“科技厅——水稻变奏曲”,现代科技之光闪耀。巨型屏幕展示着杂交水稻的突破历程,精密仪器模型揭示基因的奥秘。同学们热烈讨论:“从亩产300公斤到突破1000公斤,农业科技如何重塑我们的餐桌安全?” 答案写在每一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里——科技是守护“中国饭碗”最坚实的力量。

第三站:禾下追梦

“隆平厅——禾下梦成真”内,一片肃然。袁隆平院士田间执穗的雕像前,少年们久久驻足。泛黄的工作笔记、磨破的胶鞋、闪亮的共和国勋章……每一件展品都在无声诉说“择一事终一生”的赤诚。当同学们在袁爷爷的巨幅“禾下乘凉梦”画作前合影,镜头定格的,是一份精神的传承契约。

思政强音

作为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的核心成员、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资深专家,邓教授以亲历者的视角,为我们深刻剖析了袁隆平精神的精髓——创新精神,并将其具象化为三个光辉的维度:

敢于创新:在“不可能”处破局开路。善于创新:在危机挑战中寻找转机。不断创新:永攀科研新高峰。

邓教授语重心长地强调:“希望同学们也像袁爷爷一样,敢于做梦,做对人类有意义的梦;敢于追梦,勇于创新,把梦想融入“中国梦”,做一粒好种子,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特别是敢于破局、善于攻坚、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如熊熊星火,瞬间点燃了在场每一位少年的心灯,照亮了肩负时代重任的前行之路。

真挚互动

邓爷爷深情寄语刚落,现场便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同学们心潮澎湃,眼中闪烁着对科学巨匠的敬仰和对未来使命的坚定。此刻,最感人的一幕上演了:

1.童心献礼:两位学生代表手捧精心准备的花束郑重地献给邓爷爷。这份礼物承载着少年们对袁爷爷精神的深切缅怀和对科研工作者的崇高敬意。紧接着,两名少先队员代表庄重地走上台,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为邓爷爷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红领巾在邓爷爷胸前飘扬,象征着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也寓意着老一辈科学家对祖国未来的殷切期望与新一代少年的郑重承诺在此刻紧紧相连。

2.热情追“星”: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的热情丝毫未减。大家纷纷涌上前去,争相与这位可亲可敬的“科学爷爷”合影留念,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刻。更有同学拿出笔记本,请邓爷爷签名。邓爷爷欣然应允,慈祥地与每一位同学交流,耐心地在他们的本子上写下鼓励的话语。现场洋溢着浓浓的温情与对科学精神的向往,同学们久久不愿离去。

午后时光

下午的隆平小镇化身欢乐课堂。巧手翻飞间,五彩谷物在瓶中堆叠出斑斓图谱,这是对“五谷丰登”最生动的注解;一束束金黄稻草被赋予生命,形态各异的稻草人立于田间,憨态可掬地守护着同学们的创意与笑声。指尖触摸大地馈赠,劳动的喜悦在秋阳下流淌。

华灯初上:烟火慰辛劳,滋味品珍惜

夜幕降临,长沙地标火宫殿张开热情的怀抱。同学们手持餐券,穿梭于香气缭绕的档口。臭豆腐的酥香、糖油粑粑的软糯、姊妹团子的清甜……舌尖上的湖湘盛宴,不仅是对一日奔波的犒赏,更是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最鲜活的体悟。盘中餐,此刻更显珍贵。

研学心语:

当历史的稻香、科技的伟力、精神的丰碑与泥土的芬芳交织,第四天的研学之旅在心灵深处刻下印记。我们不仅认识了养活亿万生命的稻谷之源,更触摸到袁隆平精神滚烫的核心——心系家国,脚踏实地,用智慧与汗水浇灌人类共同的未来.少年们,愿这“禾下星火”,照亮你们胸怀天下的志向;愿这“稻浪星途”,指引你们以今日所学,勇担明日守护中国粮仓、贡献人类福祉的时代重任!前行之路,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