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图片
研学筑梦,步履生花——二实验学子解锁成长新地图,多元研学再出发
发布日期:2025-08-16 10:37:20   发布人:   点击率:

蝉鸣渐起,二实验学子的研学之旅在这热烈而明媚的时节里启程。从城市街巷的文化寻踪到异域他乡的文明对话,从科创实验室的智慧探索到田野间的生态溯源,多元场景构建起 “行走的课堂”,同学们在实践中感知世界,在体验中收获成长。

01. 普陀少年行

 “普陀少年行” 系列研学活动聚焦美好社区、红色文化、苏河新貌、科创印象四大主题的多条特色线路,将课堂延伸至党群服务阵地、红色历史遗址、滨水新貌与科创实验室,让同学们在实践中观察社会、感悟文化、探索科学,用脚步丈量家乡的发展与温度。

研史砺行              

半马苏河公园沿线的研学中,同学们在 2 号公园的工业雕塑前驻足,在烟囱广场的历史展板前记录,在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里观察老式纺织机、机床等展品,用历史思维分析 “工业救国” 到 “生态发展” 的变迁。

追光笃行               

红色文化研学路线上,同学们以“工运星火·科技之光“为主线,串联顾正红纪念馆、沪西工人半日学校旧址,通过 “历史场景还原”“革命故事宣讲” 等形式,让工业遗产中的红色记忆苏醒,学生在史料研读与实地感悟中,将历史知识转化为精神力量。

追史砺心               

同学们走进顾正红纪念馆、上海纺织博物馆、沪西工人半日学校旧址与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通过聆听革命故事、观看历史影像、参与 “工人运动情景剧” 体验,将课本里的 “红色记忆” 转化为可触摸的情感共鸣,让 “爱国、奋斗” 的精神种子扎根心底。

二实验的学子们在美好社区、红色文化、苏河新貌、科创印象的多元路线中,收获了课堂以外的成长体验。从党群服务阵地的民生观察到红色遗址的精神溯源,从滨水新貌的城市记录到科创实验室的科学探索,每一段脚步都成为了连接知识与生活的纽带

02. “生态研学”——“稻米探源,筑梦长沙行”湖南长沙研学

2025 6 22 日至 25 日,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学校七年级学子踏上 “行走禾下星火路,共绘稻浪映星途” 研学之旅。四天时间里,少年们穿梭于星城长沙的红色热土与金色稻田,在橘子洲头追溯革命星火,在田间地头感悟农耕智慧,在科技基地探索农业创新,在千年书院浸润文化底蕴,完成了一场兼具精神洗礼与实践成长的研学修行。

启程:以青春之名,赴湘楚之约

6 22 日,七年级学子背着行囊与研学手册,带着满纸疑问抵达长沙,在青年毛泽东雕像前,同学们自发列队齐诵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开营仪式上面向校旗庄严宣誓:“传承红色基因,探索科技奥秘,践行禾下梦想!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躬耕:在泥土与科技间,读懂 “振兴” 分量

6 23 日,研学进入 “农耕实践篇”。从未下田的少年们卷起裤腿踏入泥水,泥点溅满脸庞却无人停歇。午后的基地大厅里,村支书用乡音讲述梅田湖的蝶变,同学们惊叹 “种地竟能如此智能”。从 “弯腰插秧” 到 “指尖操控”,让少年们读懂:振兴是农民从 “劳力者” 到 “乡村运营者” 的身份重塑,是科技为农耕插上的腾飞之翼。

探秘:从田间实验室到千年书院,融科技与人文

6 24 日,同学们分组深入田间与实验室,系统学习水稻从选种到成熟的全周期知识。午后,千年岳麓书院的青砖黛瓦收纳了少年们的脚步。赫曦台前聆听朱熹、张栻会讲的典故,讲堂内凝视 “实事求是” 匾额,“百字学规说” 课程中,同学们手持特色书签探讨治学精髓。

传承:种子为约,让星火永不熄灭

6 25日,研学在隆平水稻博物馆推向高潮,同学们在各大展厅久久驻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邓华凤博士的讲座更点燃全场。他以亲历者视角解读袁隆平精神,少先队员为他佩戴红领巾的瞬间,成了科研精神与青春使命的接力象征。

四天研学旅程中,二实验学子们的镜头记录下太多瞬间…… 湖湘大地上播下的星火,终将在少年们的成长中绽放成照亮未来的光芒。

03.“文化研学”——英国海外研学

在为期15天的英国研学之旅中,同学们深度探访伦敦、布莱顿、温莎城堡、七姐妹白崖、牛津大学等文化地标,沉浸式体验英伦魅力。

此次夏令营与来自意大利、法国等九国青年共同学习交流,碰撞思想火花,拓展国际视野。结业典礼上,我校大部分同学以优异表现荣获“优秀学员”称号,展现了卓越风采!

这趟旅程,学有所获,行有所成,为青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本土街巷到异域他乡,从文化传承到科创探索,二实验系列研学活动让学习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当学子们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灵感受生活,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视野的拓展、品格的涵养与能力的提升 —— 这场以实践为笔、以成长为墨的研学之旅,正为青春写下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