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学校在五楼剧场举行新学期首场全员导师培训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学生心理健康,特邀资深心理咨询师甘露老师开展专题讲座。学校专职副书记吴悦主持,拉开了2025学年第一学期首场教师培训的序幕。
一、明确职责 提升能力
班主任和全员导师制下的导师不直接诊断学生心理问题,而是积极与心理教师、家长沟通,交由专业人士处理。当下社会情绪高压,学生心理问题增多,点对点关怀更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
(1)全员导师制背景与重要性
甘露老师依据最新调研数据指出,当前青少年心理危机形势出现新变化、呈现新特征。全员导师制可弥补班主任在关注学生维度上的不足,通过点对点关心引导,助力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2)导师三项核心能力
①建立信任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和“优点挖掘机”,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
②加强有效沟通:横跨心育与德育,促使学生认知与行为正向改变,助力其健康成长。
③情绪应急处理:及时察觉、报告并疏导学生情绪危机,防止事态恶化。
(3)导师四大角色定位
①潜在问题“察觉员”:观察学生情绪、行为,发现异常后早发现、早干预。
②情绪安全“保障员”: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与安全感,让学生感受温暖关怀。
③危机事件“报告员”:及时上报风险,联动各方资源,防止事态恶化。
④优势发展“引领员”:挖掘学生特长,促进全面发展,助力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4)心理与德育关系
心理与德育相辅相成。心理视角注重分析、接纳和评估调整学生心理状态,德育视角通过思想教育解决问题,二者融合能更好促进学生成长。全员导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共同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二、以心育心 共筑防线
吴悦副书记在最后总结中感谢甘露老师的精彩讲座。她强调,学生身心健康是教育工作的基础,是立德树人的基石。她希望全体导师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引路人”,让每个孩子“带着笑容进入校园,背着书包安全回家”。
此次培训为新学期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与全员导师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将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凝聚家校力量,共同营造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美好未来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