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6 日下午,二实验真如 “E” 红领巾广播站的队员们走出校园,和普陀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们一起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职业体验。本次活动以校社联动的形式,践行教联体“拓展育人场景、共享实践资源” 的育人目标,体验真实监管场景,共赴一场 “理论 + 实践” 的成长课堂。
一、集合时刻:整装待发,解锁职业初印象
现场首先进行了资料分发,工作人员为每位参与者送上包含活动指南的资料册与配套袋子,跟岗老师与学生们一同翻阅,提前熟悉流程。
随后,市监局工作人员,从 “质量月” 活动背景切入,讲解市场监管职业的核心内容 —— 守护产品、特种设备、计量三大安全,处理投诉举报、开展执法检查、推进产品抽样及后处理;同时清晰介绍了本次体验的三大场景与流程,并着重强调 “安全第一、有序参与” 的原则。
二、场景探秘:三大体验点,学透监管小知识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有序前往 B1 楼,开启三大核心场景的沉浸式体验,每一个环节都充满 “知识点” 与互动乐趣。
(1)九木杂物社:文具玩具的 “安全密码”
“买文具、玩具,不能只看颜值!” 市监局乐老师拿起货架上的儿童文具,结合资料册向大家细致讲解:合格产品必须标注 “GB” 国家标准标识,其中玩具、童车等品类还需具备 CCC 强制认证标志,而 QS 标识则是食品相关产品的 “安全通行证”—— 这些都是判断产品质量的关键 “密码”。
讲解结束后,学生们分组行动,化身 “小小检查员”:有的仔细翻看文具包装上的标签,有的对照标准寻找 CCC、QS 标识,有的则互相讨论 “这个玩具的边角会不会有安全隐患”。
(2)自动扶梯旁:特种设备的 “安全守护术”
来到商场自动扶梯旁,市监局周老师聚焦 “特种设备安全”,用直观的方式展开讲解。他先是指向扶梯的紧急停止按钮、梳齿板、围裙板等关键部件,逐一说明其功能;随后在非实际启动状态下,现场演示紧急停止操作,强调 “只有遇到人员摔倒、物品卡住等危险情况才能使用,严禁随意按压”。同时,他还列出乘坐禁忌:禁止攀爬扶手、禁止靠在围裙板上、禁止在扶梯上追逐打闹,这些都是保障安全的重要规则。
“大家还记得乘坐扶梯的三个注意事项吗?” 互动环节中,周老师的提问让学生们迅速回忆知识点,不少人举手回答 “不能攀爬”“要扶好扶手”。随后,市监局老师补充讲解自动扶梯日常维护与定期检测的重要性,让大家明白:“我们每天安全乘坐的扶梯,背后有监管人员和维护人员的持续守护。”
(3)JINS 眼镜店:计量准确的 “视力保障”
“验光不准,可能会让眼睛更疲劳,甚至影响视力!” 在 JINS 眼镜店,乐艺老师的一句话让大家瞬间意识到 “计量准确” 的重要性。她指着店内的验光仪、焦度计、镜片箱等计量器具,详细介绍:这些设备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视力矫正效果,而 “计量检定标识” 则是判断设备是否合格的关键 —— 合格的计量器具必须贴有检定合格标签,且需按规定定期校准,确保数据精准。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工作人员现场展示镜片箱上的计量检定标识,并教大家如何查看。随后的 “找标识” 互动中,学生们围着焦度计和验光仪仔细寻找,有的蹲下身看设备底部,有的凑近观察侧面,找到标识的瞬间都兴奋地喊出 “在这里!”大家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 “计量监管就在身边”。
三、收获满满,争做安全小卫士
体验环节结束后,大家返回集合点,开启总结与分享。工作人员首先耐心解答学生们和跟岗老师提出的问题,比如 “如果买到没有 CCC 标识的玩具该怎么办”“计量器具多久校准一次”,每个问题都得到细致回应。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感悟卡,认真写下本次活动的收获:“原来选玩具要看 CCC 标识,以后我要帮妈妈把关!”“扶梯的紧急按钮不能乱按,安全规则要记牢”“验光仪要定期校准,这样配的眼镜才放心”…… 四位跟岗老师也分享了参与感受:“这次活动把抽象的监管知识变成了可触摸、可操作的实践,让学生们真正理解市场监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种‘实践育人’的方式特别有意义。”
最后,工作人员对活动进行总结,鼓励大家将 “安全无小事” 的意识融入生活,把学到的质量安全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并正式发出 “小小监管员” 倡议:“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主动关注产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计量安全,用自己的行动守护身边的消费安全!”
此次市场监管职业体验之旅,既是我校 “课外实践育人” 的又一次生动尝试,更是教联体协同育人的鲜活实践 —— 依托教联体资源互通优势,校际育人智慧在实践中凝聚,为创新育人模式注入新活力。未来,我校将以教联体建设为契机,联合教联体内兄弟学校共享实践资源、共研育人方案,一同搭建更多元、更广阔的课外实践平台,让教联体内每一位队员都能在跨校协作的体验中成长、在资源互通的实践中进步,共同成为兼具知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