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活动
育人有方,学做时代大先生(第十一期)
发布日期:2025-05-09 11:28:18   发布人:   点击率:

初夏骤雨涤净青梧,新蝉振翅撞碎晨雾,恰似班主任踏上淬炼之旅的序章。育人如铸剑,既需顺时序研磨教学心法,更要在代际浪潮里锻打“读心术”。在教与学的能量共振中,持续烧制出更懂未来的火种。2025427日上午,上师大附属二实验“育人有方,学做时代大先生——班主任育人方略”主题研修活动第十一期如期举行。孙逸君老师和邵佳悦老师作为主讲人,向老师们分享了她们的教育理念。

孙逸君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三年。注重尊重、倾听与共情,倡导“把班级还给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日常生活中以真诚关心学生成长,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孙老师认为,应该始终将尊重放在老师与学生们日常相处的点滴之间。班级的大小事务不是班主任的一言堂,给予班内学生最大的自主权。班级班规制定、班干部选举和淘汰轮换制度,学校内每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由班级同学共同商议探讨方案,征询学生的想法,积极回应学生们的建议与意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分享时事新闻、热点话题等方式让他们在畅所欲言的同时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倾听不仅是听见声音,更重要的是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通过倾听,班主任能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从而建立起信任和安全感。在课余时间和活动课上走进班级加入学生们的聊天,认真倾听并作出回应那些“与学习无关“的分享欲。通过互动,学生们逐渐打开心扉,愿意分享的就更多了。这些分享是对老师的信任,每一次都认真倾听学生的烦恼,了解他们的想法,耐心给予他们回应而不是直接打断或严肃批评他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与关心。共情要换位思考,用“你是怎么想的?”代替“你怎么能那么想”,用“你准备怎么做”代替“你不能这么做”。当试着去倾听、去共情学生的处境时,他们也会能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并用真诚回应。当与家长进行家校沟通时,也常常可以换位思考,共情能够拉进和家长间的距离,家长也能够更加体谅配合老师的工作。

邵佳悦老师,两年班主任历程,秉持“以爱育心,以趣启智”的育人理念。她坚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星辰,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以温暖的关怀与智慧的引导,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邵老师认为,在小学低年段,老师需要营造积极心理场域,助力心灵成长。在班中设置班级夸夸圈,学生们走上讲台相互“夸一夸”,说一说在别的同学身上发现的闪光点。这不仅让他们学会欣赏他人优点,还锻炼了表达能力。在小学阶段,通过营造这样积极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交能力发展意义重大,能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在班级中落实全员自主管理,培育责任担当。在班中试行每日班长制,给予班级中每一位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当学生肩负起班长这一职责时,他们的内心会涌起强烈的使命感,对待班级事务的态度也会发生显著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得到锻炼,自我约束能力也得以增强。不同学生的管理风格还能为班级带来新活力,促进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推进家校协同合作,促进全面发展。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家长共同为孩子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针对学习习惯较好、基础扎实的学生,计划侧重于拓展知识深度与广度,鼓励参与学科竞赛、课外拓展活动等;对于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与家长协商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计划,如安排合适的课后学习时间、制定详细的学习步骤,帮助孩子逐步提升。在家校共育模式下,家长深度参与孩子教育,能更好地配合学校工作,学校与家庭形成强大合力,为孩子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孩子在统一教育理念下健康全面发展。

初夏的流光漫过檐角,班主任们沉淀的教育感悟如新荷般舒展。那些从班级土壤中生长出的育人智慧,经过实践雨露的浸润,正凝成最鲜活的成长密钥。接下来,班主任们将把这些思考化作日常诗行,当这份初夏的积蓄化作盛夏的绿荫,我们定能望见课堂里的向日葵们昂首向阳,在师者的引领下舒展筋骨,最终结出承载个性光芒的生命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