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家校协同则是守护学生成长的关键纽带。9 月 22 日,我校邀请叶斓斓老师莅临校园,开展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家校沟通策略” 专题讲座,进一步指导班主任们筑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防范屏障,畅通家校沟通协作渠道。
一、沟通主动性紧跟事故 “急与重”
讲座开篇,叶斓斓老师便向在座的所有班主任老师们明确了校园意外伤害处置的核心逻辑 ——沟通的主动性,它一定是与事故的紧急性、严重性成正比的。叶老师指出,意外事故有时无法避免,但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主动调整沟通频率与信息详略,才能为后续处置奠定基础。
二、三大要点破解家校沟通难题
针对 “一般突发安全事故” 这一高频场景,叶老师结合真实案例,拆解了家校沟通的三大核心要点,让抽象的 “沟通” 转化为可落地的操作。
1、把握第一时间:用行动传递重视
“第一时间” 的三个关键动作: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送医评估、第一时间联系家长。明确的时间点让班主任们从一开始就握住了处理意外事件的核心钥匙。
2、精准表达:兼顾事实、情绪与需求
在 “如何有效表达” 环节,叶老师提出 “事实、表达、情绪、需求、关系、观念” 六大维度。这帮助班主任进一步明确了有效表达的方向。
3、规范流程:四步走构建处置闭环
为让班主任们更能体会家校沟通的智慧,叶老师还基于真实案例,通过 “对话重构” 的方式,梳理出 “事故处理规范流程”到 “家校沟通” 之间的四个步骤。
班主任感悟
虽然只有研修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但是叶老师条理清晰的表述和生动的案例让青年班主任们受益匪浅:
这次班级安全讲座中,关于“事故后的家校沟通”环节让我印象最深。它让我意识到,给家长打电话不是简单地“报平安”或“报忧”。老师既要抚平家长的焦虑,也要扛起学校的责任,更要重新加固彼此信任的桥梁。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要表示出对家长担忧情绪的理解,并明确学校即将采取的后续步骤,让家长感受到事情正在被积极、妥善地处理,从而获得安全感。一次成功的家校沟通不仅能化解矛盾,甚至能转化为增进家校理解与信任的契机。作为一名新手副班主任,我将努力把所学应用于实践,用专业和真诚守护好家校之间的桥梁。
——戴明煜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于突发事件的家校沟通技巧有了很明确的认识。作为班主任,保持自身的冷静是最重要的,安抚好孩子的情绪,清晰说明事件原因与具体情况,避免模糊表述引发误解。同时,也要明确告知家长校方已经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以及下一步讲要采取的措施。诚恳的表述,智慧的处置,更能凝聚家校合力,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陈凯乐
自此培训,让我学习到了,在沟通中,如何将对抗的情绪降低,重构对话至关重要。就像案例里,原本的对话充满指责与对抗,而若能以共情、理性的方式重构,比如“小杰爸爸,孩子受伤您肯定很心疼,咱们先冷静下来,一起把事情经过理清楚,再商量责任和医药费的事,这样才能妥善解决,您觉得呢?” 这样的沟通能减少冲突,促成有效协商。这让我明白,沟通时要先理解情绪,再理性表达,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
——蔡逸雯
本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重构对话是化解家校矛盾的关键。关键在于将对抗性沟通转化为合作性沟通。通过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使用共情语言安抚家长,并引导双方聚焦于“共同解决问题”而非“追究责任”,能有效打破僵局,建立信任。今后我将主动运用这些策略,做好家校沟通的桥梁,营造和谐共育的氛围。
——刘小源
叶老师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深度思考和学习的机会,也使我深刻体会到,爱是教育的基石,同时也需要智慧与方法。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和沟通技巧有助于更好的家校合作和师生凝聚。未来我会继续将所学内化为行动,努力成为一名更有温度、更有力量的引路人。
——顾洁霏
校园安全无小事,家校沟通是关键。班主任们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真正实现 “慧处置、善沟通”,携手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