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课程教学 >>课程建设
PBL案例 做一名昆虫保护专家
发布日期:2021-09-07 11:38:17   发布人:陈兴业   点击率:

PBL案例 | 做一名昆虫保护专家

    金龟子、蜻蜓、蜜蜂、蚊子、天牛……这些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昆虫。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学生对昆虫这一物种有着极大的探究兴趣,而通过调查昆虫物种,我们发现超过50万种昆虫已经濒临灭绝或受到威胁,在中国也有许多昆虫面临这样的问题。上海本土有哪些昆虫呢?这些昆虫现状如何呢?学生将调查结果记录下来,并与世界各地不同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的种群进行比较。学生研究并记录关键物种在不同栖息地的遗传特征、行为、适应、生命周期和食物链等信息,并与他们调查的上海当地昆虫和栖息地建立联系。

 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一书中提到:在项目化学习中进行的探究性实践是从对真实世界的观察中产生问题,经过和知识的联结、抽象,再次回到真实的世界,产生迁移。

下面将就探究性实践中的提出问题和建立知识联系做具体介绍。

一、提出问题

学生基于自己之前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并围绕如何保护上海本土昆虫会联想产生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否有价值去进一步探索呢?老师要引导学生提取有意义的问题,并形成一条子问题链,使问题到知识与能力建构到探索形成一个循环过程,最终达成项目的目标。

我们来看下面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

A学生:之前昆虫多还是现在昆虫多?

B学生:在上海有哪些昆虫快灭绝了?

首先,学生提出了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且与项目是有联系的;其次学生发现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数据调查来知道昆虫的现状;最后,澄清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阐释自己的目的。通过这三个步骤,我们可以对两位学生的问题进一步引导。A学生提出的问题实则是为了了解昆虫的数量,希望从数量上判断目前昆虫的现状;而B学生是想了解快要灭绝的昆虫种类。老师激发学生拆解驱动性问题,优化自己提出的问题,并得出一些更有价值的问题:

1. 上海本土有哪些昆虫?

2.上海本土昆虫现状如何?(从种类、数量、栖息地等方面入手)

3.影响它们生存有哪些因素?

……

二、建立知识联系

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离不开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迁徙,与知识产生联系的途径由浅入深有:阅读相关的背景知识、联系相关的概念、原理和规则、使用和发展模型、分析因果或互动关系。

利用模型 建立联系

为了向大家展示小组研究的萤火虫的构造,小组成员们在第一次模型制作时只考虑了昆虫三段身体、六条腿的基本特征。可是当他们从解决终极目标的角度考虑,发现萤火虫的发光部位和原理,与保护萤火虫是有密切关系的。于是学生利用物理的电路知识,以纸电路的形式将模型进行了发展。

分析推理 建立联系

学生怎么用好收集的资料是进行问题解决时的一种实践方式,老师会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分析推理。整理资料的目的是在于对调查资料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以发现资料中所包含的规律性的东西。

该小组在探究天牛的过程中,发现天牛是害虫。于是他们从天牛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推理发现:天牛的幼虫及成虫都会对植物产生危害,而全部消灭,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希望通过此模型来说明这些因果关系。

     该小组以ppt、海报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探究实践的成果,甚至还利用石膏等材料搭建了一个蚂蚁巢穴,进行蚂蚁群体性生活的观察与研究。

探究性实践在项目化学习中的表现除了提出问题、建立知识联系,还将经历设计与实施探究、分析和解释数据、运用数学和计算思维、发展解释和设计方案、基于证据的评论这些阶段。

     通过这些实践研究,学生不再是学生,在这个项目中,他们变成了一名昆虫保护专家,能用专家思维去解决问题。通过知识与能力的迁徙,他们逐渐能使用这一系列的方法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