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课程教学 >>课程建设
PBL案例从科学探究活动到项目化学习
发布日期:2021-09-07 11:38:45   发布人:陈兴业   点击率:

PBL案例|从科学探究活动到项目化学习

 

“制作简易降落伞”是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十二章“宇宙与空间探索”中的探究活动。活动通过制作、测试简易降落伞,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设计制作的能力,感受降落伞在缓降物品时的作用。为了研究影响降落伞性能的各种因素,同学们进行了多次试验,发现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不同的材料、形状、尺寸对降落伞的降落时间都带来了不同的结果。制作降落伞的活动完成以后,我们的指导老师看到孩子们意犹未尽的眼神,陷入了思考,是活动开放度不够吗?学生好像还有好多话想说,有许多事想做。学校正在推进项目化学习,那这个探究活动能变成为项目化学习吗?

 我国地震灾害近年频发,在这些重大灾难中往往都伴随山体垮塌生命通道被严重阻断的情况,于是用飞机空投物资成为了首选的救援措施。那如何将物资准确投放到灾区呢? 

     面对这个问题,同学们又纷纷提出了更多问题:“垂直降落”对降落器有要求吗?在限定材料、限定工具的情形下,可以自己制作满足条件的降落器吗?地面需要标志物吗?除了降落伞还有其他的方式吗?带着这些问题“垂直降落”项目开始了。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已经理解空气阻力是指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碍力,是运动物体受到空气的弹力而产生的;物体所受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空气阻力和重力是影响飞行器垂直降落速度和准确性的两个关键因素。在接下来的项目进行中,他们会经历这样的项目历程: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思路,用思维导图呈现问题解决的具体流程。

  根据小组的设计思路进行初步的设计,并绘制设计图。

  咨询相关学科老师涉及到的学科概念及影响因素,讨论解决方案。

  不同类型的飞行器的制作及项目展示。

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利用空气阻力可以延长降落器的留空时间,但落地位置的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继续探索后又发现利用重力作用可以提高落地的准确性,但留空时间太短暂。如何综合考虑这两种因素呢?还有没有其它影响因素?大家在合作探究中不断尝试和摸索。

怎么办呢?调整一下,重新画一画设计图吧~

别看同学们的设计图和降落器有些粗糙,但都是大家经过热烈讨论和修订完成的。各小组的模拟装置也在不停的改进和迭代。

出项时各个小组展示了设计思路的海报、设计图,还向评委老师展示了知识技能在作品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大家举行了一次垂直降落模拟装置比赛,看看谁的降落器更符合要求。

我们先看看同学们怎么说?

   瞧, 在“垂直降落”的学习中,同学们不仅掌握了书本中的学科知识,并能尝试综合运用在实践中。

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成为项目化很好的切入点。连指导老师也没想到一个科学探究活动在持续不断的“提问”推动下成为了一个项目。这让我对探究活动的变身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在项目中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求,体会到了师生教学相长的乐趣。科学学科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在真实的情景中解决问题的学习,通过学习主题的开展,学生在处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项目,得出价值型成果,学会评价自己以及他人,并积极的寻找改进的策略,从而收获直接经验,提高学习能力。我们非常愿意继续进行探索和改进,也相信它一定会成为一个完善的项目。






















分享到:
相关信息